晚上8点,男篮名单一出,评论炸开了锅,两个人没进去,全是后卫,名字一看,徐杰和张宁,这俩这两年关注度都挺高,想象了一下那种赛前球迷守着手机刷名单的场面,切换名单那一秒,估计一大半人都停在这两个名字上。谁想到最后没进的是这两位,不是没能力,也不是没热度,就是名单里面没看到,外面议论特别多,不光是球迷,连专业解说都开始聊,什么原因、有没有更合理的阵容,然后刷屏。
名单总共12个人,后卫里赵睿在,胡明轩还在,廖三宁、程帅彭都在,这几个高配防守和轮换能力讲究身体跟拼抢。再数数前锋,王俊杰、赵嘉义、朱俊龙全都尽调守,但拉开空间靠三分并不是多大优势。雷蒙还算硬汉类型,内线胡金秋、余嘉豪经验丰富,李祥波位置给的就是个稳妥,万一主力受伤,还能顶上几分钟。排阵势,赵睿、胡明轩、朱俊龙、赵嘉义、胡金秋首发基本没悬念,替补轮换也就那几个,余下三人名单做后备,看得出来保障型思路重一点。
先说徐杰,三年国家队集训,全联赛观感最灵活那一档,个头小,速度第一步甩不开,近几年上场随时做打乱节奏的奇兵。数据翻出来,上赛季CBA平均助攻5.7,失误只有1.8,三分稳定,命中率35%,人球兼顾,能换下也能合作,最关键是打乱对方节奏时候用得上,小个子换防被杀吃亏,每次输球以后这事就要被翻出来讲。打联赛是奇兵,进国家队系统太看防守,换来换去最后还是轮流被放弃。落选其实意外也不算意外,套路还是老路,看重防守看重身高,牺牲掉徐杰的进攻创造力。
再看张宁,这两年山西打出来的后卫里最猛的一个,攻守一体,身体爆发力跟冲击都在高水平,联赛场均17分加4.7个篮板、2.2助攻,整体效率没有下滑。问题是打国家队的体系里,张宁没什么球权,进攻端作用就不到三分之一,全赛季打打冲击还有点外线准头,到系统里只能站着等球。上热身赛,张宁出场机会少,拼抢倒是不错,也努力防守,状态能看到,但投射不准,战术理解又和主教练要求不对路。三年了,光理论上说有进步,实际就是始终没人舍得给他留下。各路社交平台讨论最多的点,张宁落选很可惜,没问题不出在态度,也没出在拼劲,就一直卡在同一个瓶颈上,谁也说不清到底短在哪里。
李祥波在的时候还是问号,有人说他有高度能护筐,会用身体,内线储备就是凑数,他置身云端替补,能不能打亚洲级别中锋,也是未知数。这回周琦缺席本身就给教练组带来很大风险,余嘉豪状态也有起落,搭配用人只有李祥波能拉出来补两分钟。能捞一个位置,大背景是内线缺人,李祥波经验不全面,直接上国际赛场强度肯定不是太稳。
高诗岩留队争议最大,能拼,防守强,靠压迫性限制对方持球是他标志,比赛都看得出来一个特点——前场无持球杀伤,只能靠借掩护拉开给队友。场均得分7分多点,三分不到三成,关键是攻坚阶段投射软,突破杀到篮下转身就被包,防守端作用明显,但进攻端一直偏向路人。名单选他不用徐杰,选他不用张宁,主教练就是喜欢防守坏人气氛,结果后场直接只留下一个偏重防守、传球为主选手,高诗岩上来了,外线一点化学反应都起不来。数据也是实在干瘪,回合多的时候比防守好,回合少的时候攻击糊了。外面说郭士强喜欢他,就喜欢他压迫感和组织能力,比不了关键时刻一锤定音,没有突出的得分点。
前几年,输球基本分为两种,要么慢热,开局就被对面抢节奏,比分几分钟之内被拉开三分,然后追分全靠断球反击和快速推进,等到追上比分,进攻卡壳又掉链子;要么领先以后一不小心被追赶,后场断球冲击、组织全都死板一点,僵持不下就失误或者投篮不进。全场攻坚阶段哪怕只有两三次犯错,对面抓到节奏直接就是小高潮。我这边还会用地道场面举例,特别是亚洲对手,外线射手型后卫加速一摆脱扑防,十分之一秒出手全部进,后场没有能接进攻的关键点,拉不开距离,体系上靠的还是耗到体力不行的时候才用人。久之没人锻炼年轻核心,兜兜转转又一轮换人,进攻端没有稳定点。
下半场最明显一幕,一边轮换后卫体力到极限,节奏慢下来,球风变成摆渡,反复传不停出机会,最后时间靠一两个人强起,命中率不到四成。相对队友每年亚洲杯数据稳定,主要后场进攻增长幅度极低。阵容一对比,亚洲强队基本会放两个能发起进攻的人,轮换也轻松,男篮这几年还停在只能靠老队员带阵地战打铁。
说白了,争议最大的不止名单本身,是后场哪有攻击突破的主心骨,缺一个能得分、能传球、能快切的后卫,榜单上这几个人谁也没毛病,每个优缺点都看得见,组合起来却找不到新的节奏。防守确实重要,亚洲水平就得拼体力,拼轮换,拼硬碰硬对抗,体能阶段不落下风,但进攻只是简单的拼速度,没人带,球权就空转。打顺了还能靠一阵子反击带气氛,遇到困局只要三五分钟不进球,对面节奏一转马上被反超。这就成了现在这个阵容最大隐患,老牌后卫防守为主,年轻球员没话语权,战术体系偏保守,进攻端解决不掉关键时刻丢分问题。打弱队或许没大问题,遇上伊朗、菲律宾这些靠外线和突破为主的强队,后场没能主动得分的核心,光靠循环传导和突破试探,射门不准球权就空转,场上场下气氛很快就垮。
回头看,徐杰没进,有人说是身体问题,有人说热身赛表现保守,张宁没进,大家说是战术体系容不下,李祥波能进,是内线确实没太多手牌,高诗岩留队,是教练组选择看重防守和熟悉度。这种选择没对错,只能说每次大赛名单必定会这样引发讨论,总有人说大胆用新人,总有人说稳健本就如此。只是对比亚洲主要对手后卫线进攻流畅、打法多样,还能随时拉开一波,中国男篮后场进攻这块如果打不开,始终会成为最后的短板。配合磨合几场能最大化稳住局面,真正遇上强队拉开比分,还是得看后场谁能站出来带节奏、带得分、带气氛,这也是比赛未来最关键的看点。球迷觉得哪个名单更好,赛后再见分晓。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金御优配-实盘股票杠杆平台-无锡股票配资公司-最大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