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北京市体育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: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公布 2025 年公开招聘乒乓球队教练员岗面试成绩及总成绩排名,前国乒名将王皓以笔试 70 分、实操 97.80 分、综合成绩 83.90 分的优异成绩,排名第一,成功进入体检、考察环节。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人们在为王皓感到欣喜的同时,也不禁将目光聚焦到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发展这一重要议题上。
王皓,这位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人物,运动员生涯堪称辉煌。他手握 18 个世界冠军头衔,独创的 “直板横拉” 技术更是革新了乒乓球运动轨迹,在国际赛场上多次为国家赢得荣誉。退役之后,王皓转型成为教练,投身于培养新一代乒乓球人才的事业中。他凭借丰富的比赛经验和卓越的执教能力,培养出樊振东、王楚钦等新一代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,已然成为国乒男队主教练,在教练岗位上续写着自己的辉煌。此次王皓选择考编,虽然从他的履历和能力来看,担任乒乓球队教练员岗绰绰有余,但他依旧遵循 “凡进必考” 的规则,认真备考参加考试,这种对制度的尊重令人钦佩。对他而言,获得编制不仅意味着个人职业保障得到进一步落实,也体现了他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。
王皓的选择不禁让我们思考,运动员在结束辉煌的赛场生涯后,究竟该何去何从?其实,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之路并非只有考编成为教练员这一条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,如今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选择日益多元化。
对于许多竞技水平优异、大赛经验丰富的退役运动员来说,成为教练继续在体育领域发光发热,培养新一代体育人才,是较为常见的选择。像羽毛球世界冠军夏煊泽,退役后投身教练事业,为中国羽毛球队培养出众多优秀选手,助力中国羽毛球在国际赛场上保持领先地位。除了教练岗位,一些退役运动员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考取裁判资格证,成为体育赛事裁判,在另一个领域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。
在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当下,越来越多的退役运动员选择进入校园,担任体育老师。校园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,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学生,推动校园体育教育的发展。例如,浙籍游泳名将傅园慧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毕业后,入职浙江大学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在校园里发挥自己的专长,为培养体育人才贡献力量。
还有一些运动员在退役后选择继续深造学习,进入大学读书 “充电”。获得 “国际运动健将” 称号或在重要比赛中取得优秀名次的运动员,有的还能保送入学。通过在大学系统学习专业知识,他们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,毕业后可以从事与体育相关的管理、科研等工作。
此外,随着互联网和短视频行业的兴起,一些退役运动员积极拥抱新赛道。抖音发布的《2024 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,超过 2500 名退役运动员活跃在短视频平台,入驻人数同比增长 15%。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运动生活、训练经验、健身知识等内容,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,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,还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。
然而,我们也必须看到,运动员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曾经较长一段时间内,由于体教分离和 “金牌至上”“锦标主义” 思想的影响,在培养运动员时往往片面追求竞技成绩,而忽视了文化教育。这就导致许多运动员文化底子薄、综合能力差、社会适应力弱,在退役后面对职业转型时困难重重。尤其是那些没有取得亮眼成绩的冷门项目运动员,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商业价值,退役后的转型和就业可能更加艰难。
为了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实现转型,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。首先,要深入推进体教融合,让体育生既能发挥体育天赋走竞技体育道路,又能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,提升综合素质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。其次,相关部门应帮助运动员制定退役后的职业规划,并提供相应的培训,包括职业技能培训、心理辅导等,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。同时,社会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,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面向退役运动员定向招聘,爱心企业或机构可以通过专项基金等方式资助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。
王皓考编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运动员退役后职业发展的窗口。它让我们看到,运动员在退役后有着多样的选择,尽管转型之路充满挑战,但只要自身努力,并借助社会各方力量,他们完全可以在新的领域开启人生的新篇章。退役,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赛道的起点,意味着无限的可能。我们期待更多的退役运动员能够顺利转型,在人生的下半场继续绽放光彩。
金御优配-实盘股票杠杆平台-无锡股票配资公司-最大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